西北师大学生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者:新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19-01-15浏览次数:60

19日至13日,西北师范大学团委、帮扶办组织30名学生赴陇南市礼县6个帮扶村开展了营造幸福温暖家庭、村容村貌设计规划、扶贫大事记搜集整理等活动,用所学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攻坚。


爱聚乡村,情暖幸福家庭


    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实现美好生活,来源于一个个幸福的家庭。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建设幸福、温暖、文明的家庭,显得尤为重要。西北师大学生来到村民家中和他们共同开展“孝老敬老”感恩父母、“写给爸妈的一份信”亲子谈心谈话、“爱牙护牙一堂课”健康生活、“七彩心理讲堂”游戏互动、共同写春联贴窗花等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团圆生活,凝聚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我认为,扶贫不仅扶的是物质,更要注重精神扶贫和文化扶贫。”心理学院谈晓东同学说,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被很多村民家悬挂在主屋,不但营造了浓浓的中国年气氛,而且提升了家庭文化。

经济学院江昱瑶同学说:“在我们活动的引导下,叔叔会对阿姨说‘老婆,你辛苦了!’,孩子会对妈妈说‘希望妈妈不要太累,我爱您!’,他们脸上露出害羞又幸福的笑容。”

村民杜高辉认为,通过参加幸福家庭活动,他与老人、孩子间的交流更深了,家里更温情了,精气神更足了。“通过温暖家庭、文明生活倡导活动,让未脱贫的家庭充满了希望,让脱贫家庭的家风得到了强化和传承。”张坪村老支书陈杨录说。


美化村貌,营建文明乡风



          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大学生正在为帮扶村学校内外墙面、人口密集的村头路口、村庄发展标识牌、道路指示牌、乡风宣传标语牌等标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美化方案,预计20199月将全部安装到位。村容村貌美化设计将大幅度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助力文明乡风营造。

 来自礼县的美术学院蒋宝玉同学说:“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家乡的村貌美化,带领村民追求文化生活,让精神更富裕。我深感自豪,我们还将手绘有关孝道、家风、民风等文化墙,助力乡村建设。

“随着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我们还要继续引导村民精神脱贫,实现村庄文化振兴,建设好美丽乡村。希望更多大学生能参与其中。”西北师范大学驻村干部罗兴国说。


撰写村史,留住乡愁记忆



    来自历史文化学院、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专业的大学生深入帮扶村积极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挖掘、村庄扶贫大事记和村史村志资料整理及影像记录等活动。
      调研团队成员详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日志,对村支书、村民和扶贫干部进行扶贫口述史访谈,通过记录和拍摄村庄扶贫史,激励村民牢记村庄发展历史,留住乡愁记忆。
     “细致阅读既有工作材料,写好扶贫大事记,就是带领新时代的大学生读好‘有字书’。同时,还要引导和带领大学生读好“群众书”,深入开展基层群众走访,做好扶贫口述史调研。”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张国源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村庄留下既记得住乡愁、又留得住乡情的精神佳作,为后世留信史,对人民留深情。